当前位置 主页 > 技术大全 >

    VMware vSAN 7架构图解析
    vmware7vsan架构图

    栏目:技术大全 时间:2025-02-15 09:08



    VMware vSAN架构深度解析 在虚拟化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,VMware vSAN作为一种以vSphere内核为基础开发的分布式存储架构,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和数据中心信赖的存储解决方案

        本文将通过“VMware vSAN架构图”这一视觉工具,深入剖析vSAN的架构、工作原理、优势及应用场景,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、清晰的vSAN技术蓝图

         一、vSAN架构概览 VMware vSAN是一种可扩展的分布式存储架构,通过在vSphere集群主机中安装闪存(SSD)和硬盘(HDD)来构建存储层,由vSAN进行控制和管理,最终形成一个供vSphere集群使用的统一共享存储层

        这一架构的核心在于其对象存储模型,它摒弃了传统的基于LUN的存储管理机制,转而采用基于对象存储系统模型,使得存储配置更加简化、高效

         vSAN数据存储作为一个对象存储,以文件系统的形式呈现给vSphere主机

        这个对象存储服务会从vSAN集群中的每台主机上加载卷,并将它们展现为单一的、在所有节点上可见的分布式共享数据存储

        对于虚拟机而言,只有一个数据存储,即vSAN集群中每一台vSphere主机上的存储空间,这些空间通过磁盘组进行配置,在单独的存储实体中存储所有的虚拟机文件

         二、vSAN架构详解 1.节点与磁盘组 vSAN架构中的基本单元是节点,每个节点通常由两个磁盘组组成

        每个磁盘组包含一个SSD硬盘作为闪存盘,以及多个HDD硬盘作为容量盘

        SSD负责提供高速的读写缓存,而HDD则承担数据的持久化存储

        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存储性能,还通过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增强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

         2.对象与组件 vSAN中的数据以对象的形式存在,每个对象由多个组件构成

        这些组件分布于集群主机上配置的磁盘组中,形成一个分布式存储系统

        对象类型包括VM Home namespace(包含虚拟机的home目录文件)、VM Swap object(虚拟机的swap文件)、VMDK(虚拟机磁盘文件)、Snapshot delta VMDK(虚拟机快照磁盘文件)以及Memory object(内存快照对象)等

         3.RAID类型与容错机制 vSAN引入了多种RAID类型(RAID0、RAID1、RAID5、RAID6)来实现数据的容错和冗余

        RAID0不提供数据副本保护,而RAID1、RAID5和RAID6则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冗余和容错

        特别是RAID5和RAID6,它们通过纠删码技术,在数据重构和迁移过程中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

         4.核心组件与架构图 vSAN架构图展示了其各个核心组件之间的交互关系

        这些组件包括用户空间组件(如Object store Filesystem, OSFS)、内核空间组件(如Cluster Level Object Manager, CLOM;Distributed Object Manager, DOM;Local Storage Object Manager, LSOM)以及集群监控、成员和目录服务(CMMDS)等

        这些组件共同协作,实现了vSAN的高效、可靠存储服务

         -CLOM:负责检查存储策略和群集资源条件,确保对象能够按照指定策略创建,并满足合规性要求

        它还负责定义对象的创建和迁移,以及在VSAN节点间分发I/O负载,实现群集的重新平衡

         -DOM:集成在ESXi内核中,负责VSAN对象的创建和I/O访问的分布式路径

        它扮演“分包商”角色,根据CLOM的指令在本地或其他节点上创建组件

         -LSOM:在VSAN中扮演“工人”角色,按照DOM的指示创建存储对象的组件

        它直接与SSD和HDD打交道,提供写缓冲区、读缓存,并将数据分层写到容量层

         -CMMDS:负责发现和维护VSAN群集,以及处理节点之间的关系

        它存储了所有VSAN对象相关的元数据信息,包括存储策略和RAID等,为DOM和CLOM提供群集拓扑“图纸”

         三、vSAN的优势 1.简化存储配置 vSAN通过提供单一的分布式共享数据存储,简化了存储配置

        对于虚拟机而言,只有一个数据存储来源,即vSAN集群中每一台vSphere主机上的存储空间

        这降低了存储管理的复杂性,提高了存储资源的利用率

         2.高性能与可扩展性 vSAN利用SSD作为闪存盘提供高速读写缓存,同时利用HDD作为容量盘存储数据

        这种设计使得vSAN能够提供高性能的存储服务

        此外,vSAN架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,可以随着业务需求的增长而轻松扩展存储容量

         3.数据可靠性与容错性 vSAN通过引入多种RAID类型和容错机制,实现了数据的高可靠性和容错性

        即使在出现硬件故障或数据迁移过程中出现问题时,vSAN也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

         4.生态优势与成本效益 vSAN与ESXi结合紧密,部署方便

        同时,凭借VMware vSphere优良生态的先天优势,vSAN推出了不少相关的生态合作方案

        这使得vSAN在降低IT成本的同时,还能够为未来变革准备敏捷解决方案

         四、vSAN的应用场景 vSAN广泛应用于各种业务场景,包括关键业务应用、虚拟桌面、测试和开发、第2或第3层应用、备份与灾难恢复、管理集群、DMZ/隔离区、ROBO(远程和分支办公室)、同城双活以及支持Oracle RAC、Exchange DAG和SQL Server AlwaysOn等

        这些应用场景充分展示了vSAN的灵活性和适用性

         五、结语 综上所述,VMware vSAN作为一种以vSphere内核为基础开发的分布式存储架构,凭借其简化存储配置、高性能与可扩展性、数据可靠性与容错性以及生态优势与成本效益等特点,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和数据中心信赖的存储解决方案

        通过深入了解vSAN的架构和工作原理,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来优化存储资源、提高业务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